過去幾年,“被動投資崛起”是基金市場的熱門話題——ETF、寬基指數憑借低費率、透明度較高等優勢,規模快速增長,2024 年,被動權益基金的整體規模首次超過主動權益基金,市場一度認為“主動權益基金已進入至暗時刻”。然而,2025年以來,主動權益基金的整體表現卻明顯優于被動權益基金,代表主動權益基金平均業績的萬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和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今年以來跑贏多數寬基,主動權益基金重新展現了“選股 Alpha”的優勢,市場正在見證一輪主動權益基金Alpha的回歸。
一、主動權益基金的優勢正在回歸
截至9月12日,代表主動權益基金平均業績的萬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和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今年以來分別上漲 30.54% 和 30.58%,整體表現顯著跑贏滬深300、中證500等多數寬基指數。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漲幅超過100%的公募基金產品已多達 43只,其中35只是主動權益類基金。
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變化?
此前的《投基有道》文章中我們曾提到:“長期以來,主動權益基金在配置上更多偏向成長,以期積極把握市場中各類新興產業亦或是傳統產業不斷發展與成長的機會”。事實上,過去幾年中國經濟處于動能更替的關鍵階段: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盈利承壓,新興產業雖然方向明確,但成長曲線尚未完全打開,高景氣板塊供給有限。進入 2025 年,局面出現了明顯改善——AI、機器人、半導體、創新藥等前沿領域持續實現技術突破與產業落地,新興產業的景氣度開始釋放,為主動權益基金提供了更廣闊的選股空間與把握行業輪動的機會。
在震蕩與分化并存的市場環境中,當行業輪動加快、板塊切換頻繁、個股表現差異不斷拉大時,相較被動投資,主動權益基金的基金經理通常更有可能憑借對行業趨勢和個股基本面的研究,靈活調整配置方向,通過精選賽道與龍頭公司來捕捉結構性機會,提升組合的超額收益。
三、主動Alpha回歸背景下,FOF價值凸顯
1. 專業篩選,降低選擇難度
今年以來截至9月12日,主動權益基金業績表現的首尾差已超200%,即便同屬一個賽道,不同基金經理的風格與能力也可能帶來顯著的業績分化,普通投資者或難以判斷誰能夠真正持續創造超額收益。專業團隊管理的FOF,則可通過深入的業績評估與風格分析,從眾多主動權益基金中篩選出優質標的,并組合配置不同類型的基金,助力投資者“優中選優”,提升投資效率。
2. 分散風險,平滑波動
單只主動權益基金可能因行業集中度過高或風格偏向過于鮮明,導致業績波動明顯。FOF 通過跨行業、跨風格、跨資產的組合配置,可較為有效地分散單一基金帶來的風險,力爭使投資者既能分享成長型基金在景氣賽道中的超額收益,又能依靠價值型或穩健型基金對沖市場波動,弱化單一風格“失靈”可能對組合帶來的沖擊。
3. 動態配置,追求長期穩健
優秀的 FOF 產品不僅僅是“基金的集合”,更重要的是具備動態調整能力。管理人會結合宏觀環境、市場風格變化與流動性狀況,靈活調整倉位和基金風格比例,努力構建出“Beta 打底 + Alpha 增強”的投資組合。這種動態配置模式,使得 FOF 更適合長期持有,或能為投資者提供穿越市場周期的穩健回報。
綜上所述,被動投資的崛起是一種趨勢,但這并不意味著主動投資價值的消失。今年以來的市場表現已證明:在行業輪動加快、個股分化顯著的背景下,主動權益基金能夠憑借研究與選擇優勢,再度展現出 Alpha 的力量。與此同時,FOF 作為“專業選基”的工具,在主動 Alpha 回歸的大環境下,也日益凸顯其價值,或可幫助投資者甄別優質基金經理,并通過組合配置分散風險、動態調整,充分發揮 “Beta 打底 + Alpha 增強”的效應。
風險提示:本材料的數據、信息、觀點和判斷僅是基于當前情況的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且今后可能發生變化。基金投資有風險,既可能產生收益也可能發生損失。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及市場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公司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您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產品法律文件,充分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