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8月非農就業數據大幅不及預期
2025年8月,美國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僅為2.2萬人,遠低于市場預期的7.5萬人,創下2021年以來的新低。這一數據不僅大幅低于預期,也延續了此前幾個月就業增長放緩的趨勢。與此同時,美國勞工部對前幾個月的數據進行了修正:6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從原來的正增長下調至減少1.3萬人,為2020年12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7月數據則小幅上修至7.9萬人。
失業率方面,8月升至4.3%,連續第二個月環比上升0.1個百分點,達到202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勞動參與率略有回升至62.3%,顯示部分人群重新進入勞動力市場,但就業需求相對疲軟,導致失業率繼續走高。
從行業分布來看,8月就業增長主要集中在醫療保健業,新增3.1萬個崗位,而多個關鍵行業出現明顯下滑:制造業減少1.2萬人,批發貿易減少1.2萬人,聯邦政府就業減少1.5萬人,采礦、采石、石油和天然氣開采行業減少6000人。這些數據或反映出高利率環境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招聘意愿的抑制作用。
薪資增長方面,8月平均時薪為36.53美元,環比上漲0.27%,同比上漲3.7%,均符合市場預期,顯示出工資通脹壓力有所緩解。
2、美國非農就業數據走軟有何影響?
我們認為,美國8月非農就業數據的疲軟表現對市場、政策及經濟預期產生了多方面的深遠影響。
首先,非農就業數據的大幅不及預期,強化了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市場幾乎完全定價美聯儲將在9月會議上降息,部分機構甚至預期年內可能多次降息。就業市場的疲軟被視為經濟放緩的明確信號,或將促使美聯儲從“抗通脹”向“穩就業”傾斜。
其次,對金融市場產生即時反應。非農就業數據公布后,美債收益率大跌,10年期國債收益率迅速下行,反映出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擔憂;美元指數走弱,降息預期升溫,削弱美元吸引力;黃金價格上漲,避險需求增強,金價走高;股市波動加劇,雖然降息預期利好股市,但經濟基本面擔憂也帶來下行壓力,市場情緒趨于謹慎。
最后,對經濟基本面發出重要信號。非農就業數據走軟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正在失去動能,可能預示美國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企業招聘意愿下降,部分行業出現裁員,消費信心可能受到拖累,進而影響內需和整體經濟活力。雖然就業市場降溫有助于緩解工資上漲壓力,從而對核心通脹形成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為美聯儲提供了降息空間,但也引發了市場對“滯脹”風險的擔憂。
綜上所述,8月非農就業數據的疲軟不僅是勞動力市場降溫的信號,更將成為影響美聯儲政策路徑、金融市場走勢和經濟預期的關鍵變量,或標志著美國經濟正從“過熱”向“放緩”過渡,未來政策或將更加注重平衡通脹與就業的雙重目標。
3、美聯儲降息預期下,投資者如何應對?
對于投資者而言,面對海外流動性拐點臨近、國內政策持續寬松的雙重背景,如何調整資產配置以應對不確定性,成為當前投資決策的關鍵。
1)美股QDII:就業市場疲軟意味著居民收入與消費動能走弱,企業盈利下修的風險迅速抬升;同時利率雖將下行,卻更多源于“衰退式降息”而非“預防式降息”,高估值成長股同時面臨貼現率走低與盈利下調的對沖,回報空間或壓縮,波動或放大。此外,人民幣階段升值的概率上升,將進一步減少美元計價資產的收益。綜合考量,現階段或宜降低美股QDII的敞口,從“高beta博弈”轉為“穩健收益+避險”思路,以期規避盈利回撤。
2)美債QDII:非農就業數據落地后,市場已完全定價美聯儲9月降息,且未來一年累計降息幅度超過100bp,這意味著中長久期美國國債正進入“雙輪驅動”區間——票息仍處于2008年以來高位,鎖定靜態收益;利率每下行50bp,10年期國債價格將帶來約4%的資本利得,對人民幣份額持有人而言,還可額外享受美元走弱帶來的匯兌收益。一般而言,美債QDII通過離岸專戶直接接入美國國債期貨或現券,久期靈活、信用風險較低,能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提供與A股、國內債券低相關性的美元回報,是組合中較為稀缺的“全球利率敞口”工具。
3)黃金ETF:黃金以實際利率為“估值錨”,當名義利率快速下行而通脹回落緩慢時,實際利率走低直接抬升金價。同時,非農數據疲軟令衰退與地緣避險需求同步升溫,全球央行持續增儲亦提供中長期買盤。在降息兌現前,黃金已具備確定性溢價,若后續通脹預期抬頭,其對沖屬性將進一步凸顯,適合作為跨周期持有的戰略底倉。
4)中國權益資產:海外需求放緩,無形中提升了國內逆周期調節的想象空間,貨幣政策仍有降準、降息余地,財政節奏亦可能適度前置,疊加地產領域因城施策的松動,整體流動性環境對股市相對溫和。我們認為,當前A股估值尚處歷史偏低分位,風險溢價處于偏高區域,為中長期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緩沖空間。相較于海外仍在消化盈利下修壓力,國內資產或具備“估值修復先行、盈利改善可期”的次序邏輯。今年以來,科技自立與醫藥創新帶來的行業競爭格局優化等方向已顯現相對收益,從側面印證了存量資金對景氣與政策共振板塊的青睞。適度關注上述領域,并以定投或分批方式逐步布局,或可在控制波動的同時,等待政策效果進一步向企業景氣度傳導。(提示:定期定額投資是一種長期投資方式,但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風險提示:本材料的數據、信息、觀點和判斷僅是基于當前情況的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且今后可能發生變化。基金投資有風險,既可能產生收益也可能發生損失。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及市場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公司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您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產品法律文件,充分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