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3日凌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落地,動蕩市場下,資產配置何去何從?
1、超預期的關稅,動蕩的市場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主要包括兩項行政令:一是對所有國家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于美國東部時間4月5日生效;二是對貿易逆差較大的經濟體征收更高的關稅,于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生效。 本次對中國額外征收34%的關稅,疊加此前以芬太尼為由加征的20%關稅,美對華關稅達到54%。
美國超預期關稅的落地,使得全球市場整體呈現出較為動蕩的格局,多數資產收跌(截至4月7日)。外部沖擊和不確定性的上升,進一步提升了內需的重要性,財政端需關注我國內需刺激政策的變化,貨幣端可關注貨幣“適度寬松”落地情況,擇機降準降息的時機或逐步臨近。
2、資產配置如何幫助應對市場動蕩?
在此前的《投基有道》文章中,我們介紹過常見的資產配置范式包括股債平衡、美林時鐘、風險平價等策略。
以股債平衡策略為例,這一策略通過在風險較高的股票和風險較低的債券之間分配資產,來分散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類型便是大家所熟知的“固收+”——固收資產打底,權益資產為輔增厚收益。美國超預期關稅政策落地后,國內權益資產跌幅較大,而固收類資產卻是上漲的(國債收益率顯著下行),一定程度上對沖了權益資產下跌帶來的沖擊。
又例如風險平價策略,其中最為知名的便是橋水基金的“全天候”策略——依據資產價格與宏觀的歷史經驗,基于經濟增長和通脹情況、預期上行或下降等維度構建經濟環境,以“四宮格”代表四種不同的經濟環境,并選擇在這一環境下更為合適的資產。
結合這幾天的市場表現,盡管絕大多數市場的權益資產是下跌的,但中國國債、美國國債等固收資產上漲(收益率顯著下行),通過“全天候”策略的布局,固收和權益類資產的一漲一跌,通過平衡不同資產的風險貢獻,實現投資組合的多元化,有助于減少特定資產類別的不利影響,從而提高投資組合的穩健性。
“全天候”策略不過度依賴擇時,不將組合收益的動力源放置于對未來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的精準預測上——即使是專業機構投資者,想在預測經濟這方面做到高勝率、并從中獲得收益也是較為困難的。作為相對被動型的配置策略,“全天候”策略的目的正是要對沖宏觀環境,力爭穿越牛熊。
3、走出誤區:資產配置并非單純追漲
也許有投資者會問:既然看到權益資產跌、固收資產漲,直接配置固收資產即可,何必考慮對沖?類似的,一些投資者可能會認為,這幾年黃金資產上漲動力較強,與其和股債共同配置做成一個資產組合,不如直接all in黃金?
我們認為,投資者的這類想法,本質上還是受到了追漲殺跌思維的擾動。沒有哪一類資產是常勝將軍,例如,2023-2024年的納斯達克指數,受益于AI浪潮,波動較低、漲幅甚高,一時間似乎是“穩賺不賠”的資產,但截至4月4日,已從今年2月中旬左右的高點回撤超20%。如果投資者一味基于動量而非資產配置的思維進行布局,那么當上述較大回撤情況發生時,或對組合整體表現造成較大的沖擊。
因此,資產配置并非單純追漲。多元資產配置的意義,并不是為了最大程度地追求收益,而是通過利用各類資產的風險收益特征、較低相關性的布局,以更好地應對不同的“天時”,做到未雨綢繆。通過多元資產配置,組合的收益或有所分攤,但風險也被分散,從而一定程度上降低波動性,幫助提升整個組合的風險收益比。
風險提示:本材料的數據、信息、觀點和判斷僅是基于當前情況的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且今后可能發生變化。基金投資有風險,既可能產生收益也可能發生損失。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及市場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公司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您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產品法律文件,充分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