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債券市場表現較為強勢,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穿1.8%關口,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下穿2%關口,債券類基金表現也較為搶眼。那么,近期債券市場為何表現如此強勢?債券市場收益率下行有何影響?后市如何看待?本期我們就投資者關心的問題一一解答——
1、近期債市為何表現較強?
我們認為,近期中國債市表現較為強勢,或主要由以下幾點因素共振導致:
1)貨幣寬松預期:今年以來資金面整體較為寬松,12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中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基調從“穩健”轉向“適度寬松”,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降準降息的預期,推動債市走強。
2)同業存款降息:銀行端,一方面有效降低了銀行,尤其是國股行的負債成本;另一方面,同業存款對非銀機構的吸引力下降,相關產品收益率下行或導致貨幣基金及理財資金選擇贖回同業存款,轉向短債、存單等流動性高、風險較低的債券品種,間接助力債市的走強。
3)經濟運行態勢:短期來看,信貸數據相對承壓、總需求修復邊際存在走弱壓力等因素,或仍支撐著債市的做多意愿。
整體而言,由于市場對后續貨幣政策持續寬松、降息降準的預期,以及經濟基本面數據的恢復持續性仍待觀察,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或推動了債市12月以來較為強勢的行情。此外,近期權益市場的波動較此前10月、11月有所加大,或使得一些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有所回落,選擇將資金投向相對更為低波的債券端進行配置。
2、債市收益率下行有何影響?
通常而言,債券的收益來源可以拆分為兩大部分:
1)票息收入:是債券較為穩定、也是最為主要的收益來源。對已經發行的債券,其票面利率通常是固定不變的。
2)資本利得:債券發行后能在二級市場交易,其價格會受到市場利率、供求關系等因素的影響,債券的資本利得即債券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價格的變動所帶來的收益。
一般來說,在債券收益率曲線下移時,可能獲得一部分的資本利得;在上移時,則可能出現資本虧損。隨著債券收益率的持續走低,對其未來的資本利得潛在空間或進一步有所壓縮。
從資產比較角度來看,隨著債市整體收益率尤其是被較多投資者關注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下降,風險資產例如A股其相對債券的性價比或有所提升。
在評估風險資產的吸引力時,一個關鍵的指標是“股債性價比”,它通過比較10年期國債收益率和主流寬基指數股息率的軋差,衡量了股票與債券之間的性價比。如果這個數值較高,例如處于歷史較為極值的位置,那便反映出投資債券的性價比或階段性高于投資股票;反之,則體現出投資股票的性價比或階段性高于債券。
截至2024年12月13日,最新股債性價比(股息率算法)為-0.8%,處于歷史均值-1.91倍標準差的位置(2013年以來至今)。近期權益市場震蕩為主、債券市場表現較強,使得股債性價比中債與股的軋差達到了歷史上相對較為極致的位置。此時,適度關注或考慮更多布局權益資產或是較為合適的選擇。
3、后續債市如何看待?
當前債市或在積極定價未來降息降準的預期,短期市場情緒在貨幣政策寬松的強預期下表現較強,但也需要關注經濟基本面以及政策層面的變化。
此外,對于經濟基本面的數據也需要保持關注。從近期新出爐的11月社融數據來看,整體的社融規模或低于預期,居民和企業融資均不同幅度轉弱,政府債券仍是主要拉動。信貸周期通常一定程度上領先經濟周期,這反映出盡管中長期趨勢向好,但經濟基本面的恢復或不能一蹴而就,這些因素強化了債市收益率的下行。若后續信貸、地產銷售等數據持續改善,財政政策超預期,那么債市或面臨一定的調整可能性。
那么,投資者手中持有的債券基金需要適度止盈么?我們認為,或可多看少動。
從中長期看,中國債券市場依然相對穩健。自2010年以來,債券市場發生過幾次較大幅度的調整,后續也均實現回撤修復,并再創新高。因此,投資者若基于中長期思維重倉低風險資產,那么債基的布局或是不可或缺的。若由于短期債市漲幅相對較多便進行止盈,從戰術層面來說或存在一定合理性,但也極其考驗投資者的擇時能力;從戰略層面來看,對債券這類“長牛資產”進行波段操作的性價比或相對較低。
若確實考慮止盈債基、亦或是對下行波動較為敏感的投資者,則不妨嘗試適度降低債基久期,選擇短債基金。因為盡管都是純債債基,但可能因為組合布局的底層資產、久期的不同,使得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有所分化——債基的盈虧≈利率下行/上行幅度×資產久期,久期越短,那么同樣利率下行/上行的幅度下,產品的盈利/虧損程度、波動性或相對更小,以此達到降低組合整體波動的目的。
風險提示:本材料的數據、信息、觀點和判斷僅是基于當前情況的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且今后可能發生變化?;鹜顿Y有風險,既可能產生收益也可能發生損失?;鸸芾砣顺兄Z以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及市場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公司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您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產品法律文件,充分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