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波動有所加劇,行業、市值等風格的輪換相對加快。透過現象看本質,最近市場為何波動加劇?震蕩環境下如何應對?后續市場怎么看?本期我們試著為投資者解答這些問題——
1、近期市場為何波動加劇?
近期市場波動加劇,主要的各大類資產,例如股票、債券、商品、外匯等表現均相對較弱,從原因來看,其背后的原因或是方方面面的,但整體來看,以下兩項或為主要驅動因素:
(1)特朗普當選總統的影響:特朗普的稅收政策和移民政策被市場密切關注,尤其是其對外加關稅、對內減稅的政策組合,或將支撐美股盈利增長,但同時可能引發高通脹,壓制美聯儲降息空間,抬高長端利率均衡水平,對全球風險資產構成估值壓力。
全球市場的風險偏好也因此有所回落:我們觀察到,在近1-2周的時間中,美元指數大幅上漲,表現強勢,非美貨幣的匯率則有所貶值;美債利率進一步上行,影響風險資產定價的分母端,或使得股票市場的資金有所回流;同時,與美元具備一定負相關性的黃金等商品價格也出現較大回落。
(2)中美貿易摩擦的預期和影響:2018年-2019年的中美貿易摩擦對A股市場產生了較大影響。市場擔心新一輪的貿易摩擦會對出口占比較高的行業如家電、輕工、電子、機械、汽車等造成沖擊,且當前或正處于“固本培元”的階段,經濟動能或仍需要一定時間進行恢復。
綜合來看,特朗普的交易政策和市場對其政策的預期或是導致近1-2周市場波動加劇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宏觀經濟預期、資金面因素等諸多方面也對市場走勢產生一定影響。
2、市場多變,堅守常識
市場的起伏,疊加政策的窗口期、上市公司業績披露的“空窗期”,令不少投資者有些進退兩難。對此,我們認為,任市場多變,堅守常識不變:
1)長錢長投:建議投資者基于資金屬性和實際需求,把資金的投資期限分為活錢投資(靈活型)、穩健投資(穩健型)、長期投資(進取型)這三個口袋,權益類基金產品建議用長期投資這個口袋中的資金進行布局。此外,切忌借錢進行杠桿投資,其所帶來的波動,不僅會讓組合的安全性大幅降低,同時可能衍生的債務或讓個人和家庭的財務安全脆弱化。
2)嘗試基金定投:在震蕩的市場中,基金定投的投資優勢或更為明顯:基金定投采取定期定額買入,具有嚴格的紀律性,能夠幫助投資者克服人性弱點,同時攤低成本,強制“積攢”基金份額。在此基礎上,利用基金凈值波動,賺取長期復利。(提示:定期定額投資是一種長期投資方式,但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3)均衡配置,熨平波動:首先,組合構建時在基金個數上要進行分散。不要將所有的可用資金僅投資于1-2只基金,但也不要走到另一個極端,每只基金都配一點。對于當下而言,前期市場快速修復,一些投資者或all in銳度較高(例如布局券商、AI、軍工等方向)的產品,盡管短期內取得了不錯的收益,但“盈虧同源”,資產價格上漲和下跌的彈性通常是較為對稱的。當市場或從快速修復步入震蕩區間,且風格似乎有一定概率出現變化時,或需相對減少對高彈性資產的押注。其次,基金組合不要在同一板塊/風格上過于集中。一些基金盡管名稱各不相同,但其實它們的風格beta是高度同質化的,并未起到均衡的作用。
對大多數普通投資者而言,或可考慮選擇主動權益基金,將均衡配置、擇時等任務交給綜合能力更強的主動基金經理,或是通過配置專業的基金買手FOF獲得基金優選、資產配置的一站式服務。
3、后續市場怎么看?
當前市場波動,且此前表現相對強勢的小盤股整體有所調整。從機構視角來看,小盤股單邊持續上漲與游資等活躍資金的關系較大,這樣單邊上漲、一定程度上脫離實際基本面的行情通常難以持續且對市場的穩定性或造成一定影響。而大盤股方面,經濟復蘇程度或是決定其后續相對強弱的一個重要觀察點。
那么,后需投資者需要關注哪些經濟指標?
首先,是房地產數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幅收窄或轉漲、同比降幅趨穩,房地產市場預期進一步改善;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1.2%轉為上漲0.4%,為近13個月以來首次轉漲。
其次,是通脹數據——PPI何時轉正,CPI能否進一步恢復,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此外,社會零售、M1等消費、金融數據同樣值得關注。后續或需要11、12月經濟數據的進一步驗證和支持,進一步提升對經濟基本面恢復的信心。
整體來看,今年是政策逐步出臺的窗口期,12月經濟工作會議是重要觀察點;明年或進入政策效果的驗證期。盡管短期市場受外力等因素擾動,但一些經濟基本面數據有好轉跡象,對后續市場可以保持相對樂觀。
風險提示:本材料的數據、信息、觀點和判斷僅是基于當前情況的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且今后可能發生變化。基金投資有風險,既可能產生收益也可能發生損失。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及市場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公司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您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產品法律文件,充分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