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此前一輪快速上漲后,市場走勢相對有所穩固,一些基金投資者開始關注止盈等事宜。那么,關于止盈有哪些細節需要注意?有哪些止盈的方法?當前是否需要止盈?
1、基金止盈時需注意的幾點細節
1)避免過早止盈:一些投資者可能會因為市場的短期波動而過早地止盈,由此導致錯過后續收益。投資者應該基于中長期市場趨勢和基金的表現來決定止盈的時機,而不是僅僅基于短期的市場波動。
2)止盈的基金產品需斟酌:一些投資者較為喜歡對收益最高的基金產品進行止盈,但實際上在止盈時,不應該只看哪只基金收益高就先止盈哪一只,而是應該結合自己的配置需求、決策判斷、基金的表現等情況綜合考量。有的基金盡管此前已為組合帶來較多利潤,但它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依然較強,若盲目根據收益貢獻多少進行止盈可能會錯失這些優質基金未來的收益潛力。
3)關注錨定效應:投資者或受到“錨定效應”影響,即以過去某個價格點作為參考,對未來的投資決策產生影響。例如,如果一只基金曾經達到過一個高點,投資者可能會期待它再次達到那個價格點。實際中,投資者或根據買入基金時的凈值進行判斷,一旦基金從此前的下跌中重新超過買入的凈值時,或影響他們的止盈決策。投資者應該基于當前的市場情況和基金的表現來做出決策,而非基于過去的錨點。
4)避免情緒化決策:投資決策應該基于理性分析,而不是情緒。投資者在市場波動時可能會產生恐慌或貪婪,從而做出錯誤決策。保持冷靜,根據市場分析和個人投資策略來決定止盈點是非常重要的。
2、基金止盈常見的方法
1)目標止盈:言而簡之,指的是我們在投資基金的時候,會有一個心理預期,也就是我們期待的目標收益。
當到達這一目標后就可以考慮止盈賣出了。例如計劃持倉某只基金產品盈利達到10%的時候及時止盈賣出,這即是目標止盈。
2)估值止盈:通常而言,可用主流寬基指數現在的估值對比歷史情況來判斷該指數或市場的投資風險。低估的時候可以選擇買入持有,一旦估值偏高便可以考慮進行止盈的操作。
3)分批止盈:顧名思義,即根據不同的止盈點位、分不同的批次進行止盈。例如當基金持倉收益率為20%時,止盈二分之一;當基金持倉收益率達到30%時,再止盈二分之一。
4)回撤止盈:市場總是波動的,沒有一帆風順的上漲,當遇到回撤時,為了更有計劃性地去應對,便衍生出了回撤止盈的方法。例如當你發現基金的持倉收益率從30%降到20%,而此前設置的持倉收益率的回撤目標是10%,那么此時已觸發相關條件,可進行止盈賣出。
上述幾種止盈方法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之分,而是取決于投資者的風格和風險偏好。投資者可以選用單一的止盈方法,也可以將多種方法相結合,或形成更為有效的止盈體系,例如將估值止盈法和分批止盈法相結合,盡管市場可能依然高歌猛進,但市場估值逐步升高至歷史高點,基金投資者一方面想繼續盈利,但又一定程度上擔心市場過熱后的大幅調整,則可以以市場估值為輔助,采取分批止盈的方法。
3、當前時點是否需要考慮基金止盈?
1)從政策端來看,自9月24日強力貨幣政策的推出、到9月26日政治局會議對經濟的研討,再到10月12日相關財政政策的推出和研究,我們認為政策的轉向明確、目的性強,意在解決當前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和瓶頸。若有更為明顯的、具體的財政端政策內容出來,在財政與貨幣雙管齊下的情況下,經濟或有望更快地轉變趨勢,并加大復蘇的斜率。但是,政策效力傳導至實體經濟需要一定時間,因此要邊走邊看,整體來說,我們認為,對當前和后續的政策端可以保持較為樂觀的態度。
2)從市場端來看,短期漲勢迅猛,基于風險偏好提升帶來的快速估值修復,這個過程目前來看,或已在國慶后的第一個交易周告一段落。此前部分彈性較強的細分權益資產,單日10%+大漲的行情,或難以為繼。未來短期內的行情或相對結構、分化,價格、基本面的超預期與否或決定了短期內行業、個股的相對走勢。
關于當前時點是否止盈,我們認為,除了上述對政策、市場等情況的分析之外,更加需要結合投資者本身的配置邏輯。如果投資者是基于短期交易邏輯進行布局,那么當積累一定收益后,市場短期內潛在上行空間似乎小于潛在下行空間,那及時鎖定收益或是更為合適的選擇。
如果投資者是基于中長期邏輯或優化組合需求進行布局的,那么則需要仔細審視自己配置的邏輯是否發生重大變化,組合層面是否需要優化等,例如在行情再度進入結構性的時候,對投資者而言在權益基金的布局上或需更加均衡,而非單獨押注某些單一的彈性賽道。若此前大比例配置在某些單一方向且獲得了收益,那此時進行“止盈”、并使得權益基金組合更為均衡化也是可行的選擇之一。
如若市場基本面、配置、組合邏輯依然未發生顯著變化,那么繼續持有或相對合適,頻繁的買賣助推交易成本的抬升,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收益。
風險提示:本材料的數據、信息、觀點和判斷僅是基于當前情況的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且今后可能發生變化?;鹜顿Y有風險,既可能產生收益也可能發生損失。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鸬倪^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及市場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公司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您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產品法律文件,充分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